過去工作中面試過不少人,這篇分享,一是想還原HR在篩簡歷/專業面試的心理狀態,二想試圖解答現在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時經常遇到的困惑:為什么你的簡歷會被HR直接斃掉?
面試的常規流程:
HR面/初面->專業面(由直屬部門主管/負責人面試)->通知結果/終面(HR)
HR面和專業面(部門負責人)的側重點會不一樣,并且各大公司的簡歷篩選/面試流程也不會完全一樣,但萬變不離其宗:
-
簡歷是否規范,重點是否突出
-
真實的你是否匹配這份崗位的要求
-
公司要找的是“最適合”這個崗位的人,而不是“最優秀”的人
>簡歷是否規范,重點是否突出
現實中的情況是,招聘這項工作只占HR本職工作的幾分之一,尤其是多個部門都要人的時候,那這個幾分之一就會被稀釋成十幾分之一,應該很少有HR會耐心細品一份簡歷吧。
大多數情況下,HR篩簡歷和部門負責人篩簡歷的差別為:HR側重硬性條件(學歷,希望工作地,薪資待遇,相關經驗等)的篩選,而部門負責人則必須要從簡歷做初步判斷候選人是否適合這個崗位。
另一個現實是,負責專業面的部門負責人,幾乎每天是被工作攆著跑的狀態,大型互聯網公司的部門招人,大家基本都是擠時間來面試。
所以當HR或部門負責人遇見下面這些類簡歷的時候,直接斃掉:
A、排版奇特/樣式花里胡哨/文件格式不明:我的電腦無法預覽你的簡歷
建議:簡歷一定要簡潔清晰
B、美拍style的頭像照片/幾種字體mix且大小不一/文本顏色五彩斑斕
建議:簡歷要簡潔清晰(again...)
(即便想突出文本內容中的重點,也慎用多種字體,可采用加粗/區分標題及內容/換行等形式)
C、找不到簡歷上的重點
建議: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,請寫出你的在校經歷(如社團活動,學生會相關etc)/獎項獎勵,或者過去的實習經歷;如果這些都沒有,至少你總得有一些跟這份崗位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技能/興趣愛好/特長吧,不然怎么讓我初步判斷你可能適合這個崗位呢?
D、羅列了多個項目/實習經歷,卻看不出來你做成了什么
#做過什么#,和#做成了什么#,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不論你是應屆畢業生還是社會人,建議用“什么時候,在哪里,做了什么事情,結果是什么”的邏輯來梳理你的在校/實習/工作經歷。
例如:
2016年X月-X月,作為實習編輯運營XX微信公眾號,每月編輯發文XXX篇,UV平均XXX,最高UV的一篇推文轉發量為XXX,實現增粉XXX
E、一些畫風突變的話
這種情況自我介紹里發生的頻率比較高,如:“…我是個嘴毒的人”,應聘市場崗的寫著“非常榮幸面試貴公司的平面設計一職”。

小結一下,如果你想順利通過HR的簡歷篩選,那么要旨就是:
?基本信息明確,重點信息清晰,工作結果可量化
?應屆畢業生1頁A4紙的內容長短正好
?如有案例/作品可單獨附鏈接
?可快速瀏覽到和崗位需求匹配的信息
面對這樣的簡歷,hr就會得出結論:嗯,這個人可以來面試。